“每代人有每代人的付出”

2023-05-13 03:56:02 来源:中工网-工人日报

“每代人有每代人的付出”(主题)

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 蒋菡


(资料图片)

“参与感、荣誉感可以抹平所有吃过的苦。”5月1日,我国北方首条跨海沉管隧道——大连湾海底隧道与光明路延伸工程通车现场,中交一航局大连湾海底隧道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孙竹对《工人日报》记者说。

这是一个“站在巨人肩上”的工程。它采用了诸多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掌握的技术,并填补了跨海沉管隧道建设领域的多项空白,创造了多项纪录。“该工程从2013年确定沉管法工艺到如今建成通车,历经10年。我国沉管隧道建设从‘跟跑’到‘并跑’再到‘领跑’,充分展现了交通强国的时代使命和担当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如此评价。

船长是个“港二代”

刘建港是个“港二代”,父亲是中交一航局退休职工,一航局是“筑港摇篮”,刘建港与港口、船舶和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。1994年,他从一航局职业技校毕业,用11年时间从海员、大副当到船长。他是港珠澳大桥、深中通道、大连湾海底隧道三大外海沉管隧道施工的总船长,今年获评山东省劳动模范。

4月30日,在大连湾满化码头,刘建港指着并肩停泊在岸边的沉管安装船“津安2”和“津安3”姊妹船告诉记者,这两条是“功勋船”,参与了港珠澳大桥33节沉管和最终接头的安装,以及大连湾海底隧道18节沉管的安装。

2013年港珠澳大桥第一节沉管安装时,刘建港一连120个小时没合眼。“那是我们第一次安装外海沉管,累到站着也能睡着,到最后脑子不转了,就抹点风油精到甲板上站会儿。”刘建港说,创下多项世界第一的港珠澳大桥给建设者带来了成就感。“之前媳妇不知道我到底干的是啥,建了港珠澳大桥后她知道了。”

2018年来到大连湾,不同的气候、地质和洋流条件,给建设者带来了新挑战。首先要给船舶穿上“防寒服”,“大连冬天最冷零下20多摄氏度,机器管路容易冻住,我们给整个船做了保温。”刘建港说,2020年9月,大连湾海底隧道第一节沉管安装,当时气温在零下十六七摄氏度,那是世界上第一次在寒冷地区安装海底沉管。

沉管安装之前先要通过整平船把海底整平,港珠澳大桥是采取插桩整平的方式,而大连湾海底全是礁石,不适合插桩。“我们采用了全漂浮整平技术,根据涨潮落潮随时调整船舶的吃水,在施工作业时让船始终保持水平状态,难度大得多。”刘建港说。受潮汐影响,港珠澳大桥每月只有两个安装窗口期,1个月安装1节沉管,大连湾海底整平后不受潮汐影响,20天安装一节,基本没有休息时间。

刘建港住在“津安3”上,这是一艘无动力船。“在船上睡不实,基本上两个小时就醒一次,怕万一起风,得起来看看缆绳有没有问题。” 跟刘建港握手时,记者感觉到他的手非常厚实,那是一双常年拉缆绳的手,手心有一大块白斑,“是湿疹,常年在海上工作,湿气大,不光长湿疹,膝关节还容易有问题。”他说。

昨天是建设者,今天是过路者

5月1日上午通车仪式结束后,于光泽独自开车走了一遍项目全程——单程12.1公里,车程20分钟。他是中交一航局三公司光明路延伸工程施工现场负责人。“昨天还是建设者,今天成了过路者。我是看着这条路从基石一点点建起来的。”于光泽对记者说,“开车走这一趟,我就问自己,你是否尽职尽责了,是否问心无愧了。”

在这个32岁年轻人黑红的脸庞上,是一双熬红了的大眼睛。在项目上,每天6点多起床,7点开早会,晚上7点开生产例会,短则两三个小时,长则五六个小时,在最忙的那段时间,凌晨一两点睡是常事。于光泽家就在大连,距离工地10多公里,但干这个项目两年多来他基本每月只回去一次。

光明路延伸工程一大难点是硬岩地质但不能爆破施工,因为隧道要穿过石化厂区、居民区。于光泽和团队成员决定采用悬臂式掘进机铣挖施工。可进洞后他们发现铣挖时火花四溅,截齿则需频繁更换,推进效果不佳。经取样检测,岩石中二氧化硅含量超过正常值的3倍。随后,他们召开多次专家咨询会和评审会,尝试了多种工艺, “超前小导洞扩挖法”终于诞生,铣挖工效达到预期,平均超挖值控制在10厘米左右。“我们全力以赴做到了所能做到的最好。”于光泽说,“通车了,我们所有的付出都值得。”

从无到有的探索

学土木工程的王殿文2008年大学毕业,现在担任中交一航局二公司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经理。

王殿文是农村长大的,很能吃苦。建京沪高铁时,他跟农民工一起在拌合站搬石块。建石武客专时天天在桥上施工,他觉得“都是历练”。建深中通道,刚去时是一片香蕉地,短短一年时间就大变样了,他感到“很有成就感”。“建港珠澳大桥时一直在孤岛上,几个月不下岛,去一回城里就觉得世界太陌生,有点害怕。”王殿文说。

建大连湾海底隧道,他所在的项目部负责沉管浮运安装,团队中有8个人是从港珠澳大桥项目部过来的。他和团队面对的第一项挑战是研究最终接头,前后历时4年。大连湾海底隧道采用的是顶推式最终接头,属国内首次提出首次应用,是一次从无到有的探索。王殿文带领团队相继完成了顶推试验、水密性试验、全漂浮整平试验等,为打造“滴水不漏”的百年海底隧道打下坚实基础。令王殿文倍感骄傲的一项创新是水下插座国产化。“本来计划去年12月安装水下插座,外国专家来不了,只能我们自己干,最后不但没耽误工期,还实现了自主创新。”

“每代人有每代人的付出。”王殿文说,“有了我们的付出,我们的下一代,会站在‘巨人的肩膀’上,生活得更幸福。”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