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关注 >

苏宁,大象难转身

2023-07-05 19:01:31 来源:微信公众号:DoNews

曾经的零售巨头苏宁,释放出积极求变的信号。


(资料图)

6月30日,苏宁易购零售云首家Super店在深圳市龙岗区盛大开业,公开报道显示,该门店首日销售突破180万,中高端产品销售占比超过60%。

报道还称,布局超13000店的零售云计划全年新开500家大店,将加速拓展Super店、旗舰店、家电家居融合店。后万店时代的零售云将聚焦“家庭场景解决方案”,进一步开辟新的增量空间。

除此之外,今年618期间,苏宁相继牵手互联网巨头,接连抱上了抖音和百度的大腿。

6月7日,苏宁1000家门店入驻抖音生活服务平台,支持家电3C到店团购。随后,6月13日,苏宁官宣与百度电商合作,上百万品类接入百度电商,覆盖直播、搜索等多种场景。

同时,苏宁内部管理层也在调整。今年4月,苏宁换届选举了新一届董事会,任峻接棒黄明端,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。一系列动作背后,苏宁真的能够逆天改命吗?

1、错失电商机遇

“中国零售史,半部看苏宁”,回顾*时期苏宁在国内零售行业的影响力,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。

从一个空调营业部起家,苏宁逐渐超越国美,发展为国内家电3C零售行业领头羊,2011年更是以938.9亿元的营收、48.2亿元的利润和1684家的门店总数站上了*。

那时,苏宁还没有把阿里、京东等电商平台放在眼里,在张近东看来“他们还是小孩子,和我们不再一个重量级”。事实也的确如此,2011年阿里营收、净利润分别为119亿元、16.1亿元;京东营收达211亿元,亏损12.8亿元。

然而,好日子并不长久。2012年刘强东放话“未来三年内大家电产品零利润,并保证比苏宁、国美便宜10%以上”,京东率先发动价格战,也彻底让苏宁乱了阵脚。2013年成为苏宁近年来最后一次年度盈利。此后,苏宁快速被淘宝、京东等电商平台甩在身后。

盛极而衰原因何在?回过头来看,面对即将到来的电商大潮,苏宁并没有掉以轻心,甚至可以说是谋划已久。

早在1999年,苏宁就开始研究8848并承办“新浪电品商场”;2005年,苏宁组建B2C总门店并上线“苏宁网上商城”;2009年,苏宁提出“营销变革”,尝试“实体店与互联网业务共举”的战略,并将迭代到第三期的网上商城更名为“苏宁易购”;到2011年末,苏宁已有8家物流基地投入运营,另有10家在建、24家完成签约,苏宁计划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55亿元投入门店及物流建设。

苏宁也在尽心搞电商,但最终还是有差距。

首先,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,苏宁仍是重资产的传统零售,要投入大笔资金维持运营;其次,苏宁管理层是传统行业出身,缺乏互联网思维;最后,以京东为首的电商平台一战成名,在消费者心中已经建立了“在网上买家电”的心智,再加之卖场对供应商大多设有账期,家电厂商苦卖场久矣,线上渠道投入低、回款快、压货少,使得厂商与电商的合作更趋紧密。

尽管苏宁的电商探索“起了个大早”,却“赶了个晚集”,不可避免被京东、阿里等赶超。

不过,这部分营收占比仅为20%,只要线下保持较丰厚的利润,苏宁依然可以立于不败之地。

但由于太急于和京东PK,2013年2月,苏宁电器更名为“苏宁云商”,6月开始“线上线下融合”,宣布“线上线下同价”。这一策略的实施反倒成了左右手互相掣肘,严重拖累了线下门店业绩,这也是造成苏宁业绩急剧下跌的根本原因。

随着纯电商平台的快速崛起,苏宁彻底错过了电商*培育期,加上线下业务不断遇挫,融资扩张多元化布局似乎成为*的出口,但这也加速了苏宁的颓势。

2、多元化败局

在主营家电零售业务受到冲击时,苏宁没有持续深耕主业,反而开始大手笔多元化布局,接连投资地产、物流、体育等产业。

苏宁的*笔投资是在2012年,斥资6600万美元全资收购母婴平台红孩子,此后几乎每年都有新动作,从PPTV到满座网,从努比亚到龙珠直播,每一笔投资都令人不解。

到2017年,利润走势微微上扬,更是自此开启了豪买模式,42.5亿收购天天快递、40亿投资中国联通、95亿入股万达商业,27亿收购万达百货,48亿买下家乐福中国80%股权......据不完全统计,2012年至2019年,苏宁对外投资总额高达716亿元。

不过,这些毫无章法的投资不仅没有多点开花,给苏宁带来业务增长,反而拖垮了公司的现金流,将苏宁引入泥潭。就拿收购家乐福中国来说,原本是为了完善自身业态,没想到自身陷入财务危机,家乐福更是接连关店,造成了双输的局面。

在多元化扩张的进程中,苏宁易购扣非净利润自2014年以来连续8年为负。2019年到2021年,苏宁易购营收同比增长分别为9.91%、-6.29%、-44.94%。2021年,苏宁易购营收1389亿,巨额亏损441亿,总负债约1397亿,资产负债率接近82%,达到历年最高点。

如今,作为一家传统线下零售商,苏宁的市场份额已经被蚕食大半,在无法支撑大手笔投入,自身也无法获得更多流量的情况下,只能和互联网巨头们资源互换,建立合作关系。

然而,这很难从根本上帮助苏宁扭转颓势。2022年,苏宁易购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,全年营收714亿,同比下降48.6%。为此,苏宁进行了一系列关店、剥离亏损业务、降本增效的措施,不过都收效甚微。

前段时间,苏宁易购还收到了深交所的问询函,要求说明公司营收连续三年下滑及大幅度亏损的原因。

短短几年间,从多元化扩张走到急速萎缩,从零售巨头变成“ST易购”,苏宁易购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已。

3、艰难自救

时代的大船不断向前,新零售浪潮下淘汰了一批落后玩家,如今的苏宁仍在继续寻求突围,正如张近东在员工信谈到的“零售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,未来很远”,但想要恢复往日荣光,对于焦头烂额的苏宁来说并不容易。

受到疫情反复和房地产行业低迷等影响,家电市场已然进入存量竞争,消费者结构发生变化,也侧面加速了家电品类的优化和产品升级,提供品质化、智慧化的服务和体验,可能是家电行业的新机遇。

为此,苏宁易购提出“苏宁易家”模型,提供家电家装一体化解决方案,实现场景化经营,带动中高端产品的销售。

2022年三季度财报显示,第三季度家电3C家具生活专业店门店销售收入实现同比增长12.18%。2022年10月,苏宁又联合美团打起了本地快递的主意,但也没能激起太多水花。

今年618,苏宁相继抱大腿,和抖音、百度达成合作。在此之前,苏宁易购已先后和美团、饿了么达成合作。2022年10月,苏宁易购宣布入驻美团外卖,喊出了“像点外卖一样购买数码家电产品”的口号。在美团和饿了么APP上直接搜索苏宁易购,可以购买到手机、电脑、生活类家电等多款商品,并可以线下直接配送。

不可否认,借助美团、抖音互联网平台庞大的用户群体和流量池,能给苏宁易购引来不少外部流量。同时,得益于30多年在零售行业的深耕,苏宁拥有强大的供应链和物流体系,线上通过抖音等平台引流下单,线下直接就近配送,这也是许多竞争对手无法比肩的优势。

前段时间,苏宁易购发布《618“家消费”新趋势报告》显示,大促期间苏宁易购全国门店客流同比增长超200%,家电家装一站式购物订单量翻倍,其中5万元以上套购订单同比增长153%;以旧换新订单同比增长128%,其中手机数码产品成为绿色循环消费的主力。但其所能贡献的营收,在苏宁的亏损面前依然是杯水车薪。

同时,在核心产品竞争力上,苏宁早已无法与阿里、京东、拼多多等抗衡,即便是在传统家电3C领域,苏宁也不具备更多优势,更多的消费者在线上购买电子类产品时,仍倾向于京东一类的电商平台。

大象难转身,留给苏宁的时间不多了。在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,价格优势不明显的苏宁要拼的还是服务,或许只有做好对消费者的全方位服务,才能找到未来的出路。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