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关注 >

无糖饮料到底还能喝吗?一文了解阿斯巴甜的真相→

2023-08-16 09:12:04 来源:上海徐汇

最近阿斯巴甜被列为2B类致癌物,不少减肥的朋友纷纷哀嚎:不能喝无糖饮料了。


(资料图)

其实他们不必如此焦虑,来看看专家怎么说。

医学顾问

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食品安全博士、

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会专家组成员、

上海市食品学会食品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

刘少伟

什么是阿斯巴甜?

阿斯巴甜是一种人工甜味剂,多用于无糖饮料、口香糖、酸奶等。它由化学家在1965年研制溃疡药物时发现,甜度是普通蔗糖的200倍左右,这意味着在饮料中添加一点点就会很甜。同时,阿斯巴甜的热量几乎为零,1克的热量是4卡路里,例如,每升零度可乐里添加的阿斯巴甜只有约0.5克,其热量可忽略不计。

迄今,阿斯巴甜在食品中的使用已在英国、法国、新西兰等近100个国家获得许可。当然,阿斯巴甜也是我国使用最广泛的甜味剂之一

为何引发争议?

确有健康风险

之所以说阿斯巴甜致癌问题存有争议,是因为它在人体内水解之后,会生成氨基酸(天冬氨酸、苯丙氨酸)和甲醇。甲醇的危害包括致盲和致癌,严重的可能致死。

另外,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也被证明,假如摄入过量会导致抑郁及伤害神经系统。

应结合剂量谈毒性

从世界卫生组织和粮食及农业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(JECFA)评估的数据可知,没有充分理由改变以往确定的阿斯巴甜的每日允许摄入量。所以该委员会重申,人们可在每日限制量内放心食用。比如,一名体重70千克的成年人,假如要喝每罐含有200~300毫克的阿斯巴甜饮料,那么每天需要喝9~14罐才会超过每日允许摄入量。

事实上,阿斯巴甜是被研究得最透彻的代糖之一,也就是说,只要不过量摄入,问题并不大,大家不必谈之色变。

为何提出阿斯巴甜致癌?

其实,这次宣告是对非糖甜味剂长期持怀疑态度的一个结果。今年5月,世界卫生组织就发布一份关于非糖甜味剂的新指南,建议不要使用阿斯巴甜、安赛蜜、糖精等甜味剂来控制体重或降低非传染性疾病风险,同时对现有证据的系统性回顾表明,使用非糖甜味剂在降低成人或儿童体脂方面没有任何长期益处,且长期使用非糖甜味剂可能还有潜在不良影响。

这次对阿斯巴甜的警告,希望引起公众注意,从而推动进一步研究。

理性看待阿斯巴甜

代糖摄入有这些风险

目前代糖有两大类。一是营养性代糖,可以提供能量,比如糖醇,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木糖醇、甘露醇以及山梨醇等。二是非营养性代糖,包括天然代糖和人工甜味剂,常见的天然代糖包括甜菊糖、罗汉果甜苷、甘草甜素等,它们无法被人体代谢,没有任何热量,而产生的甜度又远远强于蔗糖,应用十分广泛。人工甜味剂指通过多种手段人工合成的代糖,应用较广泛的有阿斯巴甜、三氯蔗糖、安赛蜜、爱德万甜等。

代糖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,虽本身不产生任何能量,但长期过多摄入,可能产生不利影响。比如,经常食用代糖会影响体内激素分泌,部分代糖食品可能导致肠道菌群紊乱等。

规避风险,理性生活

所以,大家应关心的不是“代糖食品是否致癌”,而是“致癌的风险因素”,需要对“风险”这个概念有正确的认识。不存在无风险的生活,重要的是,我们需学会平衡各种风险,从而选择风险更低的生活方式。比如说,无需因阿斯巴甜有致癌风险,就避免吃阿斯巴甜食品,却放开吃蔗糖食品。因为研究也表明,过量摄入蔗糖同样有致癌风险。对于阿斯巴甜摄入较多者,确实需及时作出调整;但如果摄入量不多,甚至只是偶尔吃,就不必过于担惊受怕。

猜你喜欢:

历时4个月改造,徐汇这一地铁站5号出入口今起恢复启用

“挺”住,打工人!社区携手中山医院,关爱智塔青年的肩颈脊柱健康

21种→10种!这家社区医院有个特别门诊, 专门解决精准用药问题

居民寻获“无价之宝”,感谢那一场“全楼总动员”……

“榴莲星人”集合啦!没想到披萨还能这么玩|文末有福利

综合自:沪小康

编辑:叶芳芳

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